绘本,学术界也有人称为图画书,英文叫picture books。它不是中国人过去的“小人书”,也不是图解文字的插画书。一本好的绘本,图画不是可有可无的幼稚元素,不是文字的附庸,不是文字的图解。图画和文字承担着独立的叙事功能,甚至可以认为,图画是绘本的生命。图画和文字相互交融,共同叙述一个故事。
一、 绘本的叙事方式
绘本是以绘画为中心的。很多中国的家长甚至包括老师,拿到一本绘本,很快地把文字浏览一遍就算看完了,这是因为中国学校教育中对绘画艺术的欣赏太少了,中国读者普遍没有阅图意识。
二、绘本的阅读方式
如何读一本绘本?在国内的一些绘本研究的学术会议上,参与者大多是作者、出版商,极少数是基础教育界人士。有教育主管领导认识到了绘本的巨大价值,组织力量制定了每本绘本的思维教学目标、审美教学目标、情感教学目标……显然,国人将绘本的阅读与欣赏纳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轨道,无疑是进入了误区。
三、 为什么要读绘本?
第一,绘本能给小朋友带来阅读的乐趣。
还是以安东尼·布朗的作品为例,《朱家故事》是安东尼·布朗又一本超现实作品。一个家庭,爸爸和两个儿子每天工作、上学,回到家什么家务活都不做。某天开始,爸爸的影子变成了猪的形状。渐渐地,爸爸胸前佩戴的徽章变成了猪脸,墙纸的花纹、门的把手、墙上的插座也变成了猪脸。再后来,父子三人的手变成了猪爪子,三个人的头也变成了猪头形状。他们开始劳动之后才恢复了人形。
第二,读者对图画的理解是跨年龄和跨文化的。
好绘本的生命在于它的图画,图画的欣赏是跨年龄、跨文化的。国内有不少人试图将每本绘本界定读者年龄,这是一种误解。正如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: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读同一本绘本,都有不同的理解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扩展,读者可以反复阅读同一本绘本,从中获得新的文学滋养。
希望国内出版界、中小学以及民间力量共同努力,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绘本阅读量,让文学滋养儿童心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