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为父母,你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,第一,你如何把问题分解成一些小步骤?其次,你如何争取时效鼓 24.乔伊被告诫,如果他一整个星期都“守规矩”,就可以得到一块钱的奖赏。但这很可能没效果,因为他首先必须守规矩一整个小时,然后一整天,然后才一整个星期。 25.假设一个父亲对他成绩快被当掉的儿子说:“如果你下个月作文拿到一个丙,我就给你一块钱。”这个鼓励可能不是很有效,因为对很多孩子而言,从当掉到得丙这个步骤太大。 26.可能比较好的办法,是把一块钱换成一百分钱。这些小铜板可以用来做鼓励,每当孩子在你期盼的方向上达成一个步骤,就给他一分钱。 27.不同的人进步的速度不相同。对某个人的一小步,对另一个人可能这个步骤就太大或太小。 28.如果孩子停止努力,你可以假定那些步骤的大小不合适,或者鼓励的方法太弱。如果孩子显得缺乏兴趣,很可能意味着,对于她的努力她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。 29.譬如,假设你决定要改进黛比的拼字能力。最初,你可能在她拼对一个三个字母的字时给她一分钱。以后她必须学会一个五个字母的字才赢得一分钱。黛比现在得做更多努力才能得到同等数量的鼓励。 30.这是一种“学徒”制。在开始的时候,学徒只要做很简单的工作就可领到薪水。等她学得更多,她要做更困难的工作才能得到鼓励(薪水或赞美)。 31.譬如,小悌米吸吮拇指,而你要教他不要把拇指放在嘴里。这个计划的“步骤”,可以依他不把拇指放在嘴里的时间,渐次增加。第一个步骤,你的奖赏可能是“不把拇指放在嘴里五秒钟”。 32.第一天早上,每次悌米“不放拇指”五秒钟,你就可以说:“很好,你没有把拇指放在嘴里。” 33.随着计划进展,你会发现,有时候他没有把拇指放在嘴里十五秒钟。当这样的情况更常发生时,就开始在他不把拇指放在嘴里十五秒钟时,才鼓励他。在这第二个步骤,悌米必须成就更多以取得相同的鼓励。 34.在你告诉他他做得很好的同时,给他一个拥抱或一个微笑,可以增加你的鼓励的效果。 35.当他随着这些步骤进展时,你可以在某一个晚餐的时候向全家宣布,悌米那天有整整一小时没有把拇指放在嘴里,如此来对悌米的进步做进一步的鼓励。这样并且可以提醒家人,他们也可以加入鼓励该行为。如果家里所有的人都能帮忙实行该鼓励计划,教导就更可能发生效果。训练孩子应该是一件全家人都参与的事情。 36.现在,让我们来总括本节的重点。受到鼓励的行为会加强。 37.如果小孩反应时没有得到鼓励,那么行为就会减弱。 38.当教导一个新的行为时,鼓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立刻给予。 39.起初,对小的步骤应该给予鼓励,其后才对较大的步骤。 40.正面性鼓励的使用,在训练计划的早期,应不同于小孩已学会好规矩以后。举例而言,如果你才刚开始教导孩子要“听话”,你就要设法在每一次他听你话的时候鼓励他。 41.然而,一旦他开始相当听你的话以后,就有必要仅在每三次以后才鼓励他一次。以后没有你的鼓励,他可能仍会听话好几次。如果你忘记了而再也没有因为他听话而鼓励他,那个行为就会弱化。 42.研究显示,某些行为一旦学会了,如果不是每一次都受到鼓励,这些行为更可能持续。在学习一样行为的早期阶段,每次都给予鼓励是很重要的,但是稍后,如果你仅是偶尔鼓励该行为,反而更好。 43.一个惯常会把外套挂好的小孩,即使他的母亲仅是偶尔鼓励他,但和一个每次把外套挂好,母亲都会鼓励他的小孩比起来,更可能养成长久持续的习惯。 因此,切记,开始一样行为所需的努力,比后来小孩进入状况时多得多。
上一页 ① ② ③ 下一页